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7),德国作曲家,年轻时从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车尔诺霍尔斯基钻研音乐。1736年后去过维也纳,寓居过意大利,到过伦敦;随萨马尔梯尼学过作曲,结识亨德尔,并从亨德尔的清唱剧风格中得到启发。1750年重返维也纳后任维也纳宫廷乐长及歌剧指挥。着手歌剧改革与意大利诗人卡扎比基合作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西斯特》等。 1773年去巴黎,以进一步完成其歌剧改革事业。他的核心主张是: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必须从属于戏剧。格鲁克的歌剧代表作尚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等。18世纪中叶,虽然意大利歌剧在欧洲广泛流行,但是它的表演形式日趋呆板,歌唱演员过分炫耀声乐演唱技巧从而破坏了戏剧的连贯。这与启蒙时代倡导的“质朴、自然”的艺术原则想违背,一些有见地的歌剧艺术家提出要对其进行改革,其中歌剧改革的重要人物就是格鲁克,他的核心主张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伟大原则,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必须从属于戏剧”。格鲁克是当时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奥音乐风格特点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质朴、典雅、庄重而著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对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英国音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是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文名: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
外文名: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别名:格鲁克,C·W·格鲁克,C·W·Gluck
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阿尔切斯特》,《帕里德与艾莱娜》
主要成就:他在《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尝试改革,创立了一种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
所属时期:古典主义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 (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7),德国作曲家, 1714年6月2日生于巴伐利亚东部的埃雷斯巴赫。父为森林管理人。幼年时便对音乐有着极大兴趣。后离家出走,1726~1732年在科莫陶(现属捷克境内)入耶稣教会学校学习。在教堂任琴师。师从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车尔诺霍尔斯基钻研音乐。1732年后入布拉格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同时学大提琴。1736年后去过维也纳,参加梅尔齐亲王的私人乐队。1737年随亲王访米兰,随意大利作曲家萨马蒂尼学作曲,1747年,格鲁克创作出第一部歌剧《阿塔塞尔斯》于12月26日上演成功。至1744年止,他继续按当时风行的意大利风格创作了7部歌剧。闻名于世。
1745年他随洛布科维兹亲王出访伦敦与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竞赛,其意大利歌剧式演奏风格引起亨德尔重视,但同时被指出缺乏复调的写作能力。此间从亨德尔的清唱剧风格中得到启发。又作歌剧两部。后任明戈蒂巡回歌剧团指挥,此后数年往汉堡、德累斯顿、哥本哈根演出,积累了不少舞台实践经验。
1750年重返维也纳,任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宫廷乐长及歌剧指挥。1750年8月,格鲁克与玛丽亚·安娜·佩尔然结婚。姑娘家里很富有,父亲是维也纳的银行家和商人,由于他不同意女儿的婚事,他们只得在他死后才举办婚礼。格鲁克在好几年里一直靠佩尔然的财产才摆脱贫困。1754年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为格鲁克加封进爵。他在宫廷负责文艺事务的杜拉佐伯爵领导的维也纳歌剧院担任指挥。他曾先后出访丹麦、布拉格和那不勒斯,他在维也纳同时还受到法国喜歌剧影响,作有歌唱剧与舞剧,后者以1761年所作《唐璜》为其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他一反过去华而不实的舞剧风格,追求真情实感的表现。他着手歌剧改革与意大利诗人卡扎比基合作,共同进行歌剧革新的尝试。第 1部代表作《奥菲欧与尤丽狄茜》1762年首演于维也纳。此后陆续作《阿尔克提斯》(1767)、《帕里斯和海伦》(1770)等歌剧,但这两部歌剧却没有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甚至格鲁克的支持者们对他的改革也难以接受,他们戏称:“一部正歌剧竟没有男声的女高音,一场音乐没有元音的花腔,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喉声的炫耀,一首意大利诗竟然没有浮夸与嬉戏,这就是刚刚重新开放的宫廷剧院的三大奇迹”。
1770年他辞去了维也纳宫廷歌剧院艺术指导一职。1773年赴巴黎碰运气,当时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公主,曾在维也纳时曾跟格鲁克学过声乐。经过6个月的精心排练,在巴黎首次演出新歌剧《伊菲姬尼在奥利德》,该剧在1774年首演获得决定性成功,此后陆续上演《奥尔甫斯与欧里狄克》(1774)、《阿尔米达》(1777)、《伊菲姬尼在陶里德》(1779)等,引起巨大轰动:其间保守派推崇意大利作曲家尼古拉·皮钦尼,以其歌剧与格鲁克改革的歌剧相对抗,而革新派则拥护格鲁克,从而引起歌剧发展史上有名的“格鲁克派与皮钦尼派之争(格鲁克歌剧改革)”。结果格鲁克派获胜。1779年,格鲁克回到维也纳并退休,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1787年11月15日因酒精中毒不治身亡。他的大部分作品以质朴崇高的旋律加之生动的喜剧意识,今已成为音乐和戏剧史上的传世之作。
格鲁克在融合了抒情悲剧因素的《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中对歌剧进行了改革,他针对当时所流行的正歌剧形式中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他主张音乐应该克尽其以表情服务诗歌之职,也就是音乐为戏剧服务,简化音乐及情节,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纯朴的表现。他强调歌剧要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并把原由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改为用管弦乐伴奏,以此缩短了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的差距。
可是他的这些改革并没有被人们所认可,歌剧上演后,人们较多关注的却是脚本作家Calzabigi,人们拿他和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和英国人莎士比亚比较。但无庸置疑的是,正是格鲁克的改革奠基了现代歌剧的基础。他的这种风格并没有直接被后来的作曲家沿用,但影响了无数人,伯辽兹曾写文章论述他的“改革”歌剧,瓦格纳则上演过他的《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的修订本。由于不被接受,所以格鲁克创作了三部“改革”歌剧后又回到了传统的老路上。三部中的另外两部是:《阿尔切斯特》(1767年)和《帕里德与艾莱娜》(17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