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贾平凹先生笔下的紫阳。水边建县,山顶筑城,石板盖屋,石板铺路,石梯、石墙串连的街巷,“曲折”“饶趣”。
两千多年的历史烽烟中,紫阳一直变换着归属。《紫阳县志》记载:紫阳春秋属巴,战国后期属楚之汉中郡。
据《紫阳县志》记载,紫阳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置县,取意紫气东来,阳光普照。
2012年,紫阳置县500周年,当地政府在紫阳县文笔山山顶再次复建了紫阳阁。
郎在对门唱山歌
《郎在对门唱山歌》是在紫阳广为流传的紫阳民歌,它曲调优美,词句生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这歌声中既有南方水乡小曲的清甜,又有北方黄土号子的豪迈。
夏清华和权春国,都是从小在汉江边唱着紫阳民歌长大的,因为紫阳民歌,他们成了50多年的挚友。
2006年,紫阳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紫阳县政府也加大了对紫阳民歌的保护力度。
在政府的支持下,夏清华先后举办了近300期紫阳民歌培训班,使越来越多的紫阳人感受到了紫阳民歌的魅力。
权春国也策划出《一孝千金》、《茶山情》等一批弘扬当代紫阳人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民歌剧。
近些年,紫阳民歌已经走出陕西,在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中屡获佳绩。紫阳县也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的称号。
瓦房店:陕甘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
紫阳利用汉江转运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进行茶马贸易,紫阳及周边的茶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瓦房店汇聚、转运,经水旱两路进入甘肃,一路上唐蕃古道,一路入丝绸之路。这条运送茶叶的古道便是闻名于世的陕甘茶马古道,瓦房店正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枢纽。
距离紫阳县8千米的瓦房店会馆群是汉江流域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会馆群建筑之一,也是清代川陕鄂经济发展、相互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北五省会馆观戏楼
川主会馆
北五省会馆藏着清代壁画
2007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紫阳县北五省会馆过殿的一角塌陷,却令封匿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精美壁画,重现于世。
这些清代的壁画情节生动,用笔细腻,山水草木竹石惟妙惟肖,壁画人物众多、神态各异。虽经百年浸渍、风采依旧。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艺术水平之高,在国内罕见,为研究清代会馆文化、民间美术史、民俗文化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历时三年,文物保护专家们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高质量完成了修复工作,做到对文物最小干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其历史信息。
2014年,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修复项目被评为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成为了其他文保工程的典范和保护理念的标杆。
万种滋味汇于一盆
古时,汉江水运便利,往来贸易频繁,忙碌的艄工纤夫们发明了一种行船即蒸,靠岸便食的美味,蒸盆子。
船夫们将猎于秦巴山间的土鸡野猪,采于江边的莲藕木耳放入黑皮陶盆中,以甘甜的汉江水为底,在行船的同时用大火猛蒸,形成底料。停泊休憩时,加入随身携带的各地食材,摆出各式象征富贵吉祥的图案,再用小火稍稍加热便可充饥。久而久之,蒸盆子成为汉江沿岸百姓们的一记美食,也成为了紫阳人逢年过节、款待宾客的必备菜、特色菜。
生态移民永续发展
紫阳是汉江七级水电开发中唯一一座县城被库区覆盖的县,全县35万人中有14万居住在汉江两岸。上世纪末,为保证水利建设,紫阳县启动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
2010年7月18日,紫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房屋大面积倒塌,人员财产损失严重。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生存环境,2011年,紫阳县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避灾移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8年,全县共建移民安置点138个,搬迁安置群众近7万人。
为了建设和守护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地,库区与汉江两岸的人们都搬迁进了移民安置点。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千百年来,汉江水穿城而过,见证了紫阳的繁荣,也世代滋养着紫阳人;如今,汉江水清冽可鉴,让紫阳成为了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涵养地之一。
紫气东来,道法自然。
聚巴山汉水精华。
阳光普照,山水辉映。
守天人合一生态。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十套)
2019.7.22 晚20:50
《中国影像方志》陕西卷•紫阳篇
与您相约
来源:央视科教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