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实上捐精这个事,既不羞耻,也不搞笑,是一项公益事业。
但也有人因为这项公益事业,丢了命。
2011年初,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了一项志愿者活动——捐精。
这件事在校园内引起了热议。
正在读博士的郑刚知道后,也对这件事生出了一点“想法”。
但捐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捐的,对身高体重都有要求,还不能有遗传病,而且精子质量还要过硬。
郑刚一想,这我不是刚好符合。
长得帅,又是个博士,这基因不能浪费了呀。
当时的郑刚已经结婚,年轻力壮、身体健康,跟在同校读硕士的妻子商量后,郑刚决定参加这个活动。
他只为帮助那些渴望开枝散叶的家庭,而且博士基因也不能浪费。
郑刚很幸运,他通过了所有的筛选。
从2011年1月份开始,他在11天内完成了4次捐精,直到第五次的时候,出事了。
他可能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捐了几次精子,还是为了帮助别人,怎么就猝死在了取精室?
当时的屋子里,只有几盘岛国光碟,一张小沙发,并没有其他人,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死亡呢?
那天他进去后,一直没有出来,工作人员以为是他需要更多的时间,也没有刻意进去打扰。
可是眼瞅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屋内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下午快两点了,工作人员察觉到异常,决定进入房间查看。
当他们打开门查看时,发现郑刚已经倒在地上,神智不清而且呼吸急促。
尽管120急救车迅速赶到,但抢救无效,郑刚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离世。
医院检查过后,最后出具的证明就是“猝死”。
事情发生后,郑刚的父亲,哥哥嫂子,都从老家过来了。
事情不明不白的发生,人死了,总得有个说法。
可郑刚的妻子吴玲在家人到之前,已经与校方达成了协议,同意火化遗体。
作为一名在读博士,吴玲可能考虑到了更多现实因素,她希望丈夫能够安息,不想让他的遗体受到更多折腾。
最终在各方的劝说下,父亲郑金龙同意了火化,先让儿子安息。
隔天,校方与郑刚的家属签署了一份协议,同意赔偿8.8万元,并减免吴玲在校期间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
可时间长了,郑金龙越发的觉得不对劲,他坚信儿子身体健康,不可能突然猝死,再说了11天4次,次数基本正常并且合理。
再加上,没有进行尸检就尽快火化,越想越不对,他脑子里充满了各种猜测。
他无法接受儿子年纪轻轻就这样离世,更无法接受学校给出的赔偿金额。
在他看来,这数字还不如一头牛的价格,自己培养儿子当上博士,都花了不止8.8万元。
小时候家里穷,但也从来没有因为钱,就苛待几个孩子,而且,郑刚是最努力的那个。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最终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医学博士。
在大学的时候,郑刚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毅力,据同学回忆,他常常是图书馆和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
即使生活拮据,他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将大部分奖学金寄回家中,支持家人和兄弟的学业
在同事和老师眼中,郑刚是一个严谨、勤奋、富有同情心的好医生,他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学校毕业后,为了更丰富的临床经验,郑刚去了地方医院上班,后来又继续深造,考了研究生,又考了博士。
在学术道路上,郑刚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奖学金,被视为医学界的一颗新星。
想到这里,郑金龙越来越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带着对真相的渴求,和对儿子的怀念,他走上了一条维权的路。
他决心要查明儿子死亡的真相,同时也要为儿子争取应得的赔偿。
这条路确实难走。
一方面,郑金龙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机构;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家庭内部的分歧。
因为郑刚的妻子,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
没办法,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开始靠着借钱和贷款,给自己的儿子找证据。
为了防止纸质证据丢失,他还买了一堆电子用品,做成了电子版。
光是证据,郑金龙就花了几十万,6大包证据,将近30斤。
2012年6月,郑金龙带着这几包证据,将学校告上了法庭。
他要求校方承担责任,赔偿包括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内的各项费用,总计金额超过400万元。
因为没有雄厚的家底,郑金龙请不起律师,在法庭上,他只能独自面对对方的律师,为了给儿子讨一个说法,单打独斗。
可最后法院认定,这起事件中,双方都没有错,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最终生殖中心,赔了他19万。
带着不甘和悲愤,郑金龙决定上诉。
二审维持原判,因为他参与捐精是自愿的校外活动,不是学校组织的,因此,华中科技大学与附属医院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我不是为了钱,我是为了真相,为了我儿子的尊严。”
“我不是为了钱,我是为了真相,为了我儿子的尊严。”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赔偿的诉讼,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价值和社会公平的抗争。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在多次上诉无果后,郑金龙不得不接受这个令人心碎的结果。
结语
中医认为,肾精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之一,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
古代名医孙思邈就曾在在《千金方》中明确提出:三十多岁的青壮年,泄精不应超过8天一次。
郑刚在11天内进行5次捐精,显然超出了这个建议频率。
此外,郑刚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也可能是导致猝死的潜在因素。
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生,他可能长期处于高压力、睡眠不足的状态。
至于真正的死亡原因,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了。
郑刚离世已经十多年,但这个案例依然在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知道那天在捐精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信息来源:
【武汉晚报】研究生捐精猝死案开庭 不公开审理庭辩三大焦点2012-09-12
【广州日报】博士“捐精猝死”案开审 其父带30斤重证据上庭2012-09-12
武汉一名博士捐精时猝死 曾在11天内捐精4次 中国新闻网 2014年9月10日发布
信息来源:
【武汉晚报】研究生捐精猝死案开庭 不公开审理庭辩三大焦点2012-09-12
【广州日报】博士“捐精猝死”案开审 其父带30斤重证据上庭2012-09-12
武汉一名博士捐精时猝死 曾在11天内捐精4次 中国新闻网 2014年9月10日发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