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基金會長期關注資源相對不足的社區、部落與城市邊陲地帶,以彌平城鄉數位落差、扶持社區在地產業、耕耘社區生活為主軸,與社區建構互助共好基礎。懷抱著這般使命,基金會在社區陪伴與培力中投注許多心力,並於2009年和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合作,舉辦首屆「蹲點・台灣」計畫,號召全台大專院校青年至偏鄉社區蹲點,為在地注入資源與活力──轉眼間,今年已經是「蹲點・台灣」深耕社區的第15個年頭。

Photo Credit:中華電信基金會

從蹲點到共鳴,重新定義社區發展的可能性

每年暑假,「蹲點・台灣」都會媒合20多組大學生離開日常生活的舒適圈,走入部落或偏鄉城鎮。出發前,中華電信基金會不只提供數日的行前訓練課程,帶領學生學習社區工作、文字書寫、影像記錄等知識技能;也讓他們從個人專長出發,看見長輩關懷、協助社區事務、兒童輔導等社區需求,共同討論可行的方案投入社區服務。

在為期半個月的蹲點計畫中,有人將肢體表演帶入社區,陪伴孩子探索肢體表達的可能性;也有人為部落策畫為期六天的攝影課程,教導部落孩童、長者使用手機攝影,並在後續的豐年祭慶典中,用手機鏡頭記錄下部落的傳統文化;還有人積極投入社區發展協會的工作,幫助社區拍攝產品照片、執行長輩陪伴課程,為社區關懷據點注入年輕活力。

除此之外,每一次蹲點行動,都是在地尋找永續發展方向的過程,好比今年來到基隆過港社區的翎吟和安絜,她們協助社區發展協會辦理樂齡課程與活動,和長輩一起寫字、聊天,並再用空閒時間協助社區產品的攝影與目錄製作。讓專屬於年輕人的想法與活力發光發熱,也透過各自的專業背景,和社區一起成就永續發展的可能。

十五天的蹲點時間並不長,對於有意完全融入地方的同學們可能有些倉促;儘管如此,大家仍積極規劃每次服務行動,勇敢地去認識每位居民,並從中發現──原來自己有能力為社區做這麼多。在不到四分之一個暑假的時間裡,一個外地人成為了陌生社區的一份子,這段奇妙的經歷不只在同學們的生命故事中留下深深的一筆,也變成滋養著社區居民繼續邁向未來的豐沛能量。

Photo Credit:中華電信基金會

Photo Credit:中華電信基金會

Make The Difference:超過300次蹲點,社區與學生共同傳承的在地故事!

此外,由於「一手服務,一手記錄」的計畫特色,基金會也在行前訓練課程裡納入大量田野訪談、紀錄片拍攝、文字編採等培訓,鼓勵學生們貼近社區生活,用影像寫下當代台灣一隅的土地故事。於是,學生們不再只是進到社區,和大家共度精彩難忘的夏日時光,而是透過朝夕共處的過程,以文字與影像書寫,記錄這塊土地上默默努力的人、事、物。

像是今年走進花蓮福音部落的芷芸與子恩,兩人將相機鏡頭對準了一年一度的福音豐年祭。從豐年祭首日的「Ficacay」(祈福)、傳統祭典的「Malikoda歌舞」與「Pakiting儀式」,再到第四天傍晚最熱鬧的「Palafang宴請」,她們用一張張部落族人牽著手旋轉、舞動,富有生命力的相片,記錄下福音部落難得的熱鬧,以及每位回到部落的青年族人背後,名為「回家」的那一份真摯感情。

「青年離鄉」是福音部落難解的題,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城鄉發展的大趨勢之中,每個地方也都有自己的難。雖然短短十五天的蹲點行動中,同學們無力去改變什麼,但也因為她們全心全意地參與,並傾盡心力留下文字、相片與影像,一年又一年的蹲點服務才能被看見,讓「蹲點・台灣」的耕耘得以傳承,讓地方的故事繼續延續下去。
 

Photo Credit:中華電信基金會

是記錄也是反思,年輕世代的社會書寫與實踐

也正是這般巧思,讓「蹲點・台灣」從單純的社區蹲點行動,昇華為年輕世代對於台灣社區發展、城鄉差距的反思。對學生而言,拍攝紀錄短片本身就有多重意義,它是行動也是紀錄,是傳承也是保存;而紀錄片擺盪於記實與創作之間的性質,也讓人們透過鏡頭,窺見台灣偏鄉或城鎮的某種面貌──可能純樸而快樂、也可能平淡卻憂愁,但無論如何,這些詮釋都是年輕世代扎扎實實的看見與體驗,也是正值青春歲月的青年們從參與「蹲點・台灣」的過程中,反思個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的實踐。

經過許多努力,「蹲點・台灣」計畫十四年來不只累積了上百支社區紀錄片,中華電信基金會也巡迴全臺各大校園舉辦校園影展,號召更多青年透過「蹲點・台灣」加入關懷土地與社區的行列,看見許多為這塊土地努力的人事物;並從一次次的服務行動和拍攝過程中重新審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更加多元的視角,尋找在地永續發展的最終解答。